在唐山,遇见开滦博物馆—
工业文明的 “时光胶囊”
开滦博物馆用岁月沉淀的故事,续写着唐山因工业而兴的传奇。 开滦博物馆 提供
在被称为“中国第一佳矿”的开滦集团唐山矿西侧,一座浓缩中国近代工业坎坷发展史的建筑——开滦博物馆静静矗立?;ê炝淌苯?,馆外小花园里的“合抱之木”欣欣向荣,与这座承载着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相映成趣。75岁的唐山历史学会顾问、开滦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杨磊语气中满是自豪:“我们唐山人可以自豪地说,中国最早的煤矿城市是唐山,这是一座因煤而兴的城市?!?/font>
因煤而兴:中国近代工业的“摇篮”
开滦煤矿始建于1878年,作为当年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最为成功的企业,在中国百年工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。唐山因煤矿的开采而兴起,更因开滦煤矿的开发,诞生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的多个工业第一:中国自建的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唐胥铁路、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、中国第一家水泥厂、中国近代最早最大的火力发电厂、中国第一条运煤河——煤河、中国煤矿企业第一个自营船队、中国现存最早的股票开平矿务局股票……这些“第一”如璀璨星辰,照亮了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之路,奠定了唐山“中国近代工业源头”的历史地位。
开滦博物馆的建筑风格独具匠心,既吸收了开滦天津矿务总局大楼的元素,也融进了开滦绞车房的建筑风格,稳重典雅中透着工业文明的厚重。馆内上万件馆藏珍品,从硅化木化石到历史文献,每一件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因煤而起的繁荣与文明。
百年开滦:跨越三个世纪的“黑金”蝶变
“作为国内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企业,开滦的影响力还是非常大的,特别是在煤化工产业和文化产业这两个方面,是国内其他煤炭企业比不了的?!?969年底,杨磊到开滦工作,看遍了开滦半个多世纪的沧海桑田。2010年退休后,他被开滦博物馆特聘为研究员,已出版多部专著,近年来在开滦国家矿山公园建设、唐廷枢历史人物研究、节振国烈士抗日资料挖掘等工作中忙碌不已,成为国内外开滦历史研究的行业翘楚。
“开滦早已不是过去单纯采煤卖煤的传统矿企,如今在化工领域和文旅产业中都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?!毖罾诮樯堋?/font>
在煤化工领域,开滦正上演着“一块煤的传奇”:这座有着147年历史的企业,前不久研制出我国首条50吨/年微米级高强度聚甲醛纤维化产业示范装置,如今,开滦人已能从一块煤中提炼出68种化工产品,产品链条涵盖化肥、染料、纤维、新能源材料等领域,实现了从“黑金”到“化工新材料”的跨越。
在文化产业方面,开滦则是“工业遗产活化”的标杆??泄铱笊焦埃ò胁┪锕荨⒅泄吩赐凡┪锕莸龋┮劳腥氐阄奈锉;さノ辉范?,完整保留了唐山矿一号井、达道、绞车房等百年工业遗迹。这里不仅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,更是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“课堂”——游客可以走进1906年建成的唐山矿一号井遗址,触摸百年前的井架铁栏;“井下探秘游”中,通过实景模拟体验清末煤矿工人的作业场景;还能在蒸汽机车观光园里,近距离观摩中国首台蒸汽机车“龙号”的复刻版?!霸勖钦飧隹笊焦?,建立在国保单位的原址,是原汁原味儿的工业遗迹和工业遗产,比任何文字都更有说服力?!毖罾谒?。
工业遗产活化:老矿坑的“文化新生”
开滦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土资源部2004年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国家级矿山公园,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,作为集工业遗迹保护、煤炭文化科普、爱国主义教育、工业文明展示于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,它记述下唐山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沧桑巨变。世界工业文化遗产委员会中国代表、北大教授阙维民曾评价:“这些遗迹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文明的发源地,其作用和价值怎么形容也不过分。”
记者采访当日,博物馆主题活动吸引了来自天津、廊坊的游客和唐山市路北区外国语实验小学的小学生。他们在讲解员带领下,深度了解煤炭的形成过程、唐山在中国近代史创造的“七个第一”等知识。路北区外语实小祥荣校区6年级的于凯轶参观后颇感震撼:“通过参观,不仅了解了煤炭的形成过程,还感受到了古人开采煤矿时的坚持、勤奋的精神!”
“小志愿者”张家宁用清脆的快板书讲述开滦煤矿的历史脉络,赢得游客阵阵掌声。她高兴地说:“作为开滦博物馆的小小讲解员,用快板的形式为大家讲述唐山和开滦的历史,让我感到很骄傲、很自豪。我以后会参加更多的志愿者活动,让本地和外地的小朋友、大朋友都了解唐山、喜爱唐山。”
从百年老矿到文化圣地,开滦博物馆用岁月沉淀的故事,续写着唐山因工业而兴的传奇。当阳光掠过博物馆的屋檐,“你好!欢迎光临开滦博物馆,咱们工人有力量!”4名穿着工装的“开滦矿工”热情迎候着八方来客。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,正带着历史的厚重与创新的活力,在新时代继续闪耀光芒。
(本报记者 周枫 杨文进 通讯员 李鲲)